首页 / 都市言情 / 宦海龙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040章 布局潇南(二)(2 / 5)

作品:《宦海龙腾

赵盈这次转向了萧宸:“萧主任,作为在国家发改委中负责分管发展规划和地方工作的主要领导,我也有些问题想请教您。赣西很早就提出了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这样的概念,或者说中原也提出了中原崛起,那潇南呢?潇南的中部崛起的战略,您觉得应该怎样才是最合适的?”

萧宸微微笑着,温文尔雅而自信从容:“如何才是最合适,我想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但就目前国家各地发展的经验以及我们所论证出来的结果来看,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它是逐步形成的。不是说‘中部崛起’提出来了,我们就要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措施。当然了,中部崛起中央做出了指挥,我们原来的战略是可以逐步地完善,但是不是一下子要改变我们的战略。那么我们原来实施的战略是个什么战略呢?我跟彭书记和游省长做过一些交流,潇南原先的既定战略就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把农业大省建设成经济强省。这个战略从八一年开始实施,逐渐证明这是符合潇南的实际的。我们潇南现在从上至下形成一个共识,就是推进‘三化’进程,加快潇南发展。所以说这个战略,我们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当中将继续地坚持,继续地完善。我跟潇南的干部说了一个观点:在一个地方,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战略要稳定,要完善,但是不要随意改变。现在潇南的问题主要不是发展思路的问题,而是工作力度的问题,工作落实的问题。我曾经跟潇南的许多干部都说过,我说一个领导,天天说发展思路,这个领导恐怕多半是没有思路。一个思路的形成,不是一个人想一个什么思路,就思路出来了。所以潇南的推进‘三化’进程的思路,我们潇南的领导干部是一直坚持,不断完善的。比如说推进‘三化’进程现在什么地方完善啊?推进‘三化’进程我了解到潇南省委最近提出,特别要推进工业化的进程。这就是不断完善了。所以你说战略问题啊,其实逐步逐步的,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战略之后坚持、完善。”

赵盈于是又转向负责行政具体工作的省长游靖:“游省长,刚才萧主任提到了三化建设,那么在这三化的过程当中,我可不可以知道一下咱们三化的程序,就是说谁先谁后,谁轻谁重它的顺序比例?”

游靖点了点头,正色道:“实事求是地说,当时我们提出‘三化’战略的时候,是把工业化摆在第一位的。潇南作为农业大省,过来一直是把农业摆在第一位,当时我们把工业摆在第一位,认识还不完全一致。现在看来,应该,特别是在农业大省,特别在中部省份,要发展工业。没有工业的发展不可能反哺农业,没有工业的发展不可能有雄厚的财力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更没有建设资金。但是这里有一条,工业的发展不是以削弱农业为代价,如果以削弱农业为代价这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潇南这几年的话,工业发展比较快,所以整个经济发展也加速了。去年我们的gdp的增长幅度是12%,这是多年来最快的。为什么啊,工业开始上来了。但是农业没有削弱。农业发展也加快了,去年我们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是15%。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第一次超过居民的收入。它形成这么一个良姓循环。所以有人说你抓工业就削弱农业了,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一点萧主任应该是很清楚的,大家可能知道,萧主任从九四年到两千年,一直是我们潇南干部,他在朗柳做过区委书记、做过市长,而且萧主任抓工业的能力,可以说是在全国这么多干部中是排的上号的,朗柳以前有什么工业呀?大家都知道的就一个朗柳卷烟厂,但是现在呢?大家随便数数,远东稀金、云梦明珠、恒健集团、创新铝业、吉瑞汽车……一大串,这反过来也就是咱们发展工业的决心体现。”

赵盈怕怠慢了彭程书记,这时候转过头:“彭书记,您在潇南的时间更长,对潇南的工业化是不是也更有体会呢?”

彭程书记呵呵一笑:“事实上,新华夏建国至今,潇南工业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的结构调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第四次结构调整,潇南以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支柱产业为重点,取得不少积极成果。目前潇南省工业主要由烟草、钢铁、电力、化工、有色、建材、交通运输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石油加工行业这十大行业作为龙头带动,政斧着重扶持了一批全国闻名的大型企业。芙蓉王、白沙两大卷烟集团当时是潇南工业的双子星,华菱钢铁集团和三一重工,也都渐渐具备了在全国工业化浪潮中逐鹿群雄的实力,另外刚才游省长也提到了一个,远东稀金,这家企业我这里要特别提一句,远东稀金在九三年的时候是要准备破产的,是当时时任鼎清区区委副书记的萧宸同志坚持认为远东还能救活,并慧眼识珠,任命当时远东稀金生产科科长李利伟同志担任总经理,开始进行改革,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现在远东稀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也最高端的锆英石粉生产商,同时它所控股的远东建材公司,也成为了华夏陶瓷洁具行业三大巨头之一。然而,我们同时也该看到,潇南近年来投资额及出口额均在中部各省位居末席的现实,这从另一个方面提醒了潇南孤军奋战的危机。因此,去年夏天,潇南正式加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接受沿海产业转移,开始了它与粤港澳的携手共进之路。”

赵盈此时很好奇地转向萧宸:“萧主任,去年潇南也加入了泛珠三角的经济圈,又是中部六省之一,到底是潇南是要向南,还是要连横中原,这个政策怎么样区隔?作为分管发展规划的国家部门领导,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萧宸笑了笑:“在我看来,潇南在中部一个非常明显的相对的优势,就是它的区位优势。毗邻港澳,和岭南的山水相依。要说这几年的开发,主要是湘南开发,所以现在不是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嘛,潇南最积极。为什么最积极啊?因为潇南是受益最大的省份。所以不管现在整个经济的格局怎么调整,潇南向南的方向不会改变。2001年我在吴城当市委书记,到岭南去参观学习,同时也和岭南一些领导干部进行交流讨论,我当时就提出,可以给粤港澳建设四个基地。去年这个泛珠三角经济圈形成之后,我又建议潇南与粤港澳加强四个方面的合作,这一建议正好与潇南领导干部们的意图不谋而合。这都说明我们的方向没有改变。但是这里也有这样的事,现在这个长三角发展很快,所以潇南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同时,还要与长三角对接,接受长三角的辐射。这个并不影响我们潇南南向发展的方向。”

赵盈说道:“刚才听了彭书记和游省长对朗柳工业发展的介绍,都对萧主任您十分推崇,我现在不知道潇南的工业是不是发展得达到您的理想,因为我们知道潇南事实上有一些大的企业,比如刚才说的远东稀金,还有三一重工也是全国知名,但是在潇南工业当中的出口值或者是说投资总额来说,都不是特别前列的,怎么样看这个落差,为什么没有办法实实在在地发展在我们工业上,做个整体状况的一个提升?”

萧宸陈恳地说:“潇南的工业,以前一个最大的薄弱环节是没有骨干企业,没有优势企业。所以它的投入和招商引资,都受到了局限。因为当年是农业大省嘛,大家集中力量抓农业去了,所以工业没有形成大的企业,没有形成大的产业。这几年,我们重点抓了一批大企业,抓了一批优势企业。有了大企业,有了优势企业,招商引资啊,技术改造啊各个方面,就大不一样了。远东稀金我这里不主要介绍,免得有自吹自擂的嫌疑……(场上笑声四起)比如说我们的华菱钢铁公司,这几年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将近八百万的钢的生产能力。这样它就可以用这样雄厚的实力,搞招商引资,搞技术改造,提供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效益。你刚才提到的,三一重工,三一重工这是一家民营企业,它也是在工程机械这个领域,站到前面去了,因此它发展也就快了。这里给潇南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就是我们中部的这些省份,农业大省,发展工业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发展一批大企业,发展一批优势企业。这样逐步逐步,把工业的步子迈大。所以这方面教训深刻,这方面我们开始起步。

另外就是发展工业园区,吸引企业‘走进来’,这是潇南近年来才启动的新思维,这一点我在朗柳的时候是当作几件头等大事之一主抓过的。而‘走出去’,到沿海大城市闯一闯,对潇南人而言却早已不再陌生。东南沿海凭借廉价的外来劳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达多年,以华夏改革开放的第一要塞特区鹏城为例,外来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就高达八成。与岭南毗邻交界的潇南,成为了这座城市最主要的劳动力输出源头。在感叹背井离乡的艰辛的同时,潇南游子对家乡的经济也流露出些许的无奈。”

赵盈深有感触地说:“在采访三位领导之前,我们也做了一些街访,这个街访就事实上是一些在外地打工的潇南人他们怎么看自己的家乡,刚才一位星城人提到,她以为星城是非常繁荣,她觉得应该是经济发展非常好的,但是有些硬数字比如经济增长率,潇南这几年并不是排名很高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