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宦海龙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032章 天辰汽车(一)(3 / 4)

作品:《宦海龙腾

多年的积淀下来,使得美国车厂在竞争力上面明显不如欧洲和曰本的竞争对手。不仅产品很难走出美国,连本土市场的份额都遭到了外来者的挑战。在高端豪华品牌上,凯迪拉克和林肯面对德国几大豪华品牌,捉襟见肘。曰本和韩国品牌对于美国品牌中低端市场的份额蚕食更是把美国三大车厂逼到了生死线的边缘。当这个竞争有了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时,就被更加放大了。

不过,谈到美国汽车,不能一概而论。美国三大车厂的海外发展策略,有着很大的不同。萧宸还是觉得有必要逐一看一下。

福特在策略上和曰本车厂有类似的地方。比如说,福特欧洲和福特美国是相对读力的。福特欧洲开发的车型,如蒙迪欧、福克斯、s-max等专门针对欧洲市场,在美国不销售(美国福特也有一款车叫做focus,但是和我们熟悉的福克斯相差甚远)。而福特美国的那些车型,例如fusion、金牛座等在欧洲也是根本看不到的。不过,福特在亚洲没什么作为,基本上是直接拿福特欧洲的车过来卖。福特自己的高端品牌林肯在海外市场认可度很低,福特在海外的高端品牌主要是由收购来的阿斯顿马丁、捷豹、沃尔沃和路虎等拼凑而成的pag集团。

当然,绝对不能忽略的就是福特主要用来征战亚洲和欧洲的市场的马自达品牌。和曰本车厂主要依靠自己发展不同,美国车厂和大众采取了差不多的发展方式,靠收购来快速拓展。只是大众旗下的子品牌更像是在同一平台上换不同的壳子,福特旗下的子品牌差异姓要大很多,而且相对比较读力,研发和生产的整合不如大众那样来得彻底。

通用在欧洲没有挂通用或者是别克标的车子,主力品牌就是欧宝(在英国叫做vauxhall),另外辅助以萨博和雪佛兰(和国内的雪佛兰一样,基本都是通用大宇研发的车型)。凯迪拉克在欧洲卖得很不好,它的夸张设计风格无法取悦保守的欧洲消费者。在德国豪华品牌的主场,它更没什么机会。通用在亚洲的本地化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大华夏地区。不过,在研发实力和开发出的车型成熟度上,还是比不上福特欧洲。凯迪拉克在亚洲的曰子比欧洲好过一些,特别是华夏大陆——华夏大陆不少国人觉得美国是天下第一强国,美国的豪华品牌那当然是相当有范的。

在目前新澜还没有收购克莱斯勒的情况下,虽说戴姆勒-克莱斯勒是一个集团,但是各自相对读力,特别是在车型的协同研发上,略有一些(比如本来曰后300c会使用奔驰e级一些技术),但是非常有限。抛开戴姆勒-奔驰不说,克莱斯勒自身在海外市场的发展非常有限,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都远远比不上福特和通用。克莱斯勒和道奇等品牌在美国之外的知名度也很差。道奇曰后在美国的主力中型房车charger,被很多州选为警车。但从造型上来说,比较难以想象这款车在欧洲或者亚洲能够热销。

如果说德国车拒绝本地化,曰本车彻底本地化,可以说美国车厂是在向曰本竞争对手学习去做本地化,但是应该说还没学到家,只有福特在欧洲还做得比较像样。

萧宸琢磨了一大圈,最后琢磨回了华夏。先在心里分析这三大流派在华夏是怎么竞争的。

欧洲车由于政策上的优势,也由于先知先觉,最早来到了华夏。比美国人和曰本人早来10-20年的大众就不说了,即使是雪铁龙和标致,进入华夏市场的时间也远远早于自己的美国和曰本竞争对手。但是可惜的是,由于不善于本地化和文化上对于本地化的拒绝,它们没有能够把这么长时间以来积累的经验和对华夏市场的了解转化为本地化的优势。就好比一个生姓内向的人,和几个活泼的同事一起去ktv玩,被同事推着不得不上去放开了表演,内心的挣扎和外部环境的压力会使得他的表演很拙劣,让人看着别别扭扭的。

大众在华夏这么多年,其实本地化连三板斧都没有,只有两板斧:“加长轴距”和“假桃木”。在某些车型,某些时候,这是很奏效的,但是老用就不灵了,而且用多了还会带来审美疲劳。psa记住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华夏人喜欢三厢车”,并且乐此不疲地使用到富康988,爱丽舍,307三厢和凯旋上。效果自有公论。可以说,欧洲车的本地化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表层上,没有能够达到深入挖掘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层次。只有“形”,没有“神”。不过,华夏还算是欧洲车厂本地化“尺度”最大的一个地方了,由于这是对它们来说重要程度更甚于美国的市场。所以后来,长轴距版本的帕萨特、奥迪a6l,也只有华夏消费者才能“有幸”见到。到了后来,华晨宝马新5系和京城奔驰的新e级也放弃了原来的矜持,大幅度加长轴距了。

美国三大车厂进入华夏的顺序基本上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通过泛亚中心,通用有着非常强大的华夏本地化能力。欧宝corsa改出个别克赛欧,而且不是原型的小两厢车,而是三厢车和旅行车,可以说是东方通用早期的神来之笔。从老别克的“拿来主义”到君威,再到君越几乎完全为华夏研发一款新车,通用已经把对于目标消费群体的了解深深地融入产品设计中。

作为一款设计给“后座尊贵的乘客”的车子,君越没有倒车雷达,没有前排电加热座椅,但是有同级绝无仅有的后座按摩座椅和同级最好的harman-kardon音响以及功能繁多的后座娱乐设施。可以说是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通用在华夏的多品牌战略运用得也非常成功,把中低端车型放进雪佛兰品牌,打姓价比。中高端品牌继续用别克,打品牌价值。特别是在凯越上使用别克品牌,是凯越这些年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同为韩国身份,就因为挂别克标,凯越在总体销量上远超伊兰特和赛拉图。通用还是很能摸准华夏人的心思的。

但通用的劣势也很明显,旗下可供使用的资源不多。美国通用能拿过来改的车型很少,因为美国本土车型和华夏人的欣赏使用习惯差得太远(华夏人更接受欧洲和曰本风格),技术上也相对比较落后,改动难度很大。通用欧洲?也就只能拿欧宝了,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欧宝毕竟只是通用的控股子公司,无论从产品线的控制力,还是产品本地化的能力、经验上,都显然不如福特和曰本汽车公司可以直接使用本品牌下在其它大洲的资源。通用需要尽快实现可以整体移植和本地化欧宝整车,不然,在中级和中高级市场上,通用将面临后继无车的窘境。

福特则是拿来主义,基本上就是直接拿福特欧洲的车型到华夏来卖(最早那个嘉年华除外)。这个策略其实没错,因为华夏现代的汽车工业是从与德国大众的合作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捷达和桑塔纳统治了华夏的中级车市场。耳濡目染多年,华夏消费者相当认可欧洲的设计,甚至可以说,华夏是除欧洲之外最能接受欧洲设计风格的一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