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神州九万里!琅琅读书声!(1 / 2)

作品:《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豫州!”

从现代之冀州,回返春秋,孔夫子恍然若梦,然后,又伸手触向面前的地图。

这一次,刚好指向地图中心,那便是又被称作“中州”的豫州之地,也就是现代华夏河南的大部分地区。

“啊啊啊!我豫州来了!”

“饭格!带夫子看看俺!中不?”

“咦……咋去水边哩?那河水可凉呢!”

令无数豫州人民失望的是,这次张凡带着夫子,并没有再次选择一个幸运儿上门,而是来到一片河边。

好像是洛河?

有很多当地人,迅速从景观中分辨出这是哪里。

“这,是洛水。”

张凡一指面前的水域,道:“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从洛水中浮出,背上的图案,便是洛书,与伏羲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描画的‘河图’,并称为河图洛书,那是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善!”

孔子点点头,这地方似曾相识,但毕竟是隔了两千五百年的岁月。

如今只见河水两岸风景如画,唯有盛世才能拥有这样静谧的宜人景色。

接下来,扬州!

夫子又选择了九州之一,却有悠悠的吟哦声,仿佛从虚空中响起。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优美隽永的诗句,竟每次都有古风飘逸的诗人在虚空中隐现身形,高歌吟唱,把现代化的扬州城,仿佛直接带回了千年轮回。

孔子曾亲手修订《诗经》,可当他第一次听到后世诗句格律之美,眼中又一次放出异彩。

青州!

巍峨泰山,孔子当然记忆犹新!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记载在《孟子·尽心上》的轶事。

后世杜甫更是凭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次盛赞此事,流芳千年而不朽。

徐州!

水系发达,地通南北,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荆州!

跟随孔夫子游遍荆州,才知道这是多大的一块地方!当年诸葛亮北伐时,倘若荆州还在手中,必定不会无功而返。

梁州!雍州!兖州……

地图上一块块区域先后亮起,孔夫子就这样跟张凡一起,遍历华夏九州!

“懂了!”

“原来这就是张凡要给夫子看的,华夏之美!”

“在冀州,给夫子看的是,人文之美!在扬州,是诗词之美!在青州,是山岳之美!在荆州,是征伐之美……”

“厉害了这设计!”

“先观天下,再历九州!”

“哈哈!都说孔夫子是个旅游爱好者!这下,可真的是过瘾了!”

“唉!其实我还是希望能翻牌子啊!全都展示人文之美不好么……我还想露个脸来着……”

“醒醒!几千万分之一的概率,凭什么翻你啊!翻我还差不多!”

“咦?九州不是结束了么!怎么这次没回去?”

“这是哪儿?”

画面中,夫子已经跟张凡走过了九州中的最后一处。

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在张凡有意的引导和设计下,孔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尽览华夏之美!

那完全超越了孔子一生最瑰丽的想象!

后世之人,就好像是活在仙境当中!

不愁吃穿,不怕敌国,虽然依然会有生老病死,但人人都能泰然处之,尽人事而知天命。

是不是又该回去了?

看罢最后的“兖州”,孔夫子已经经历过九次时空穿梭,很有些适应了。

只等着眼前的景象变幻,他们就会回到熟悉的屋舍前面。

唔!

看过华夏之美,倒有许多问题,不吐不快!

孔子这一阵子看得目不暇接,几次想要开口竟然找不到间隙。

打定主意,这次回去,定要问个明白。

可是……

这次却迟迟没有出现熟悉的时空扭曲,耳边反而响起了隐隐熟悉的声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