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章节正文阅读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第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1 / 3)

作品:《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在和手下文武统一了思想之后,沉墨几人商议一番后,很快做出了夺取这批钱粮的决策。

    沉墨并没有直接调兵去攻打济宁,而是一面派天马营速速赶往泗水县增援关鹏,另外则是派龙骧营前出青州府,做出威胁泰安府的姿态来。

    同时,傅建道带人在青州府这段时间也收拢了大量的难民,从其中抽调精壮,组建了一支人数在一万人左右的青州营。

    这支青州营的使命并不是野战对敌,而是在主力出动的这段时间守卫青州府北部的各个城池,同时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剿匪战斗。

    青州营的士兵得到了承诺,只要他们遵守军纪,效忠齐侯,英勇作战,不仅能每个月按时领到军饷,还能有机会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而且自从入营之后,他们每天都能吃饱饭,每隔几天还能吃到肉,比起以前四处飘零的日子简直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人在经历过苦难之后,往往才会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

    所以青州营的士兵训练起来非常的刻苦,对齐侯沉墨也非常的崇敬,在短短时间内就让青州营呈现出一股精兵气质,

    而沉墨也非常擅长收揽这些士兵的心,每隔几天就会亲自去营中巡查,经常深入士兵始终跟他们一起交谈,听他们讲述各自的苦难过往,关心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困难。

    而且在他们训练的时候,沉墨也往往会主动参加,并且永远都会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然所有士兵一抬头就能看见他。

    所有的科目,他都会和士兵们一起训练,而且都会完成的非常标准。

    士兵们一看高高在上的齐侯能跟他们这些穷苦出身的普通士卒一样训练,并且还都能如此标准的完成这些科目,自然大为触动,不甘落后,在训练场上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因此训练效果出奇的好。

    再加上沉墨在每个月发饷的时候都会亲自去军营发饷,花费一天的时间亲手将军饷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中,一来是绝对不会给那些军官们克扣军饷喝兵血的机会,二来也是用一种最简单直观的办法来告诉这些士兵们,他们吃的是齐侯的,手中的军饷是齐侯给的,所以更要效忠齐侯。

    这个时代的士兵基本上都是文盲,没有多少家国情怀,什么信仰大义。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能够活下去,他们就会效忠谁。

    如果稍微再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会豁出命来对你好。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淳朴简单。

    其实整个山东的难民非常的多,如果沉墨稍微放宽一点标准的话,别说一万人了,就是三四万人都是轻轻松松就能聚拢起来的。

    这些难民们,只要听说那里有一口饭吃,都会拼命地想要得到这个机会。

    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必然会是让士兵的素质大幅度下降,而且也会降低当兵的荣誉感。

    只有提高标准,才能让那些被选拔进去的人知道他们是多么的幸运,才要更加珍惜机会。

    对于那些没有成为士兵的难民,沉墨也没有放任不管,而是让傅建道将这些难民分成了一个个的劳工营,按照军队的规矩来管理他们,让他们负责修缮加固青州各地的城池,并且修路铺桥,兴修水利,修建烽火台等工程。

    待遇是让让劳工营的难民都能吃上饭,对于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难民,甚至还会给他们一定的工钱。

    如此种种措施之下,这些难民很快安顿下来,并且爆发出了强烈的劳动热情,整个青州府境内的难民数量因此大大减少,而且几乎绝迹。

    在安顿难民的同时,沉墨这段日子也对青州境内的山贼土匪进行了清理,采用剿抚并用的手段,双管齐下。

    愿意接受招抚的,就会让他们编入军中,不愿意当兵的也可以编入劳工营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后,表现良好的可以给他们分配土地,重新编入户口当中。

    如果不愿意接受招抚,继续顽抗的,那也很简单,让老兵带着新兵,没事就上山去剿匪,将这些土匪强盗当做练兵对象。

    那些新兵都卯着劲要在这些土匪身上挣军功,所以见到土匪就跟光棍看见寡妇一样红着眼睛嗷嗷叫,追的土匪们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苦不堪言。

    在重重措施之下,青州府,以及隔壁的来州府竟然成为了当今天下难得的安宁祥和之地,人人都在埋头大干,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蒸蒸日上的景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