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极品县令 / 章节正文阅读

(2 / 2)

作品:《极品县令

杨玄辰瞟了一眼建文帝,这还是第一次见他低声下气,难不成国子监没有拿得出手的才子?

这时,李长留出来打起了圆场,“陛下说得没错,学宫的才子绝对是文斗的主力!”

“咱们把玄辰叫来,也是出于好心嘛,国子监……”

作为大炎的教育部部长,他说的话还是有点用的,毕竟稷下学宫名义上还是属于教育部管的。

“李大人的意思是,想让小杨大人以国子监的名义参加?”另一个大儒问道。

这时候,李长留看了看杨玄辰又把眼神递给了建文帝,希望他能拍板。

建文帝会意,“三位大夫,北辽的国书里说了,此次文斗考验的是两国年轻一辈的才学。”

“若是不限年龄的话,朕绝对相信学宫一脉能稳操胜券,可是……”

刘青山笑着把话题接了上去,“可是这次文斗把年龄限制在了二十五岁!”

“国子监多以培养各方官员传承圣贤文化为主,年轻学子的文采绝不如学宫。”

“不如,以学宫这些个优秀的才子作为主力,国子监由小杨大人领头挑一些年轻人上阵……”

话说到这里,建文帝祭酒夫子皆是给足了稷下学宫面子,三位大夫自然也不敢再说什么。

三人点头应允了下来,随后便告退,回学宫安排各项事宜了。

御书房里,杨玄辰这看一眼,那看一眼,看完就低着头装鹌鹑,心里不断嘀咕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

他这鬼马的模样惹得在场的三人不禁摇头苦笑。

“行了,那三个老家伙都走了,坐着说话吧。”

杨玄辰冲着建文帝嘿嘿一笑,挑了张椅子就坐了下去。

“陛下,赏口茶喝喝呗,才给大皇子讲了课,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被伍公公领来了。”

建文帝摆了摆手,示意伍大海给大家上点茶水。

内侍端茶送水的间隙,四人就着文斗又聊了一会,皆是对辽国的此番动作颇有看法。

“按你们的猜测,若是北辽胜了这场文斗,他们会提什么要求?”建文帝皱着眉问道。

刘青山起身一揖,说道。

“臣以为,辽国现在主战派和主和派内斗加剧,他们自己还没斗完的前提下,那么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谋求利益。”

一旁的杨玄辰重重地点了点头,附和了一声,“老师说得没错,不管是战还是和,利益总是第一位的。”

“就是不知道北辽到底看中了什么东西!”

“从看了他们的国书开始,朕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建文帝说了一句后,站起身慢慢走向了御书房的门口。

“若是打仗,朕有雄关海阳,并不惧他们!”

“可若是比文,朕的年轻学子确实不如北辽。”说到这,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把年纪框死在二十五岁之下的原因,因为大炎年轻一辈无人!”

说着,建文帝转身面相杨玄辰,“朕所知,北辽有三位才子,一人擅长诗词,一人擅长楹联,另一人是女子,其文章可谓天下第一!”

“他们三人,号称北辽文坛的小泰斗,隐隐有了取代老一辈的态势。”

“连当今天下文坛第一人拓跋仲宣都曾说过,单论某一项他不如他们……”

李长留和刘青山捋着胡子,神情严肃。

因为这就是事实,一个连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北辽的这二男一女,在他们这个年纪里已经寂寞很久了。

“陛下,未战先怯乃兵家大忌!”

说着,杨玄辰起身一拜,“咱们不能丢了气势,打不打得过,打过再说!”

“三个小赤佬而已,怕个鸡毛,干死他们……”

三人闻言皆是一愣,然后看着满口跑火车的杨玄辰不禁笑了起来。

或许这个浑小子搞不好真的能给这次文斗带来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