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只有一个镜头】(1 / 4)

作品:《我拍惊悚片,那是老天爷追着喂饭

首映结束后,一些影厅的工作人员急匆匆进场。

他们一边把临时的舞台搬到银幕前,一边又准备了一些迎宾花束,接着还在前面空着的一块区域架起了护栏,放了一些椅子,那是等下媒体记者进场后架镜头的地方。

电影虽然结束了,但接下来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后,这部片子的导演将带着主创团队到场与观看的观众进行互动。

观众席上,多数观众都未曾起身,但还是有少数的观众匆匆离席。

原因不是因为不想参与接下来的互动,提前离开了。

而是趁着这个等待的时间,放放水。

一部电影大概两个小时,一般人都会带着奶茶或者饮料之类的饮品进场。

而如果影片足够精彩的话,多数人都会选择憋着,一直憋到影片结束。

只有那些不够精彩的影片,才会经常有人进进出出。

“老公,这卢正义导演的片子,好像也没有你说得那么夸张嘛,除了中间一段有些血腥,其实还可以,还挺好看的。”

“……那是你没看到精髓。”

“你的胆子好小啊,难道看这种片也觉得害怕?”

“不是,他的片子,我,伱……”

“怎么,说不出话了?上次看你吓成那样,这次还非拉我过来看,我还以为是什么超高限制的恐怖片呢,没想到就这?老公,你的胆子居然比我还小。”

“你……”

“不过还是不错的,这片子,挺玄乎的感觉,说得有理有据的。”

而等待的观众席上,不乏也有些人小声的谈论着片子的内容。

一部恐怖电影给人不恐怖的既视感,当然是差评了。

它更像是一部犯罪片,只是加了一些宗教、玄幻元素。

可如果抛开影片的类型来说,这部片子的质量还是很棒的。

“这是卢正义的片子的一贯风格,追求写实。”

“不管是场景、还是道具、演员的妆容,各种方面都能够给观众营造出一种真实感,有点像是纪录片的风格,给人一种好像在另一个世界,有这么一件事情正在发生。”

“其实当初那部山村老尸找我合作的时候,我曾经尝试分镜解析,还原了一下剧本。可通过文字写出来的东西……感观很普通,完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怨鬼索命的故事,最多就是结尾鬼赢了这一点,稍微有点卖点。”

“所以从剧本上来看,当初那部片子能爆,真的是让人没想到。当时给我的一种感觉是,比起于剧本本身的质量,导演、演员、摄影……这个主创团队的实力权重是要更高一些,这点是很让人难以置信的。”

“就类似于很多改编的电影,拍出来以后被网友们痛骂,说毁了原著。可这一点放在卢正义这个团队的话,是反过来的,他们拍出来的内容比剧本好。”

“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追他们的片子了,像是咒……”

而观众席的最后方,还有一小撮人跟其他观众不一样,他们小声谈论着。

在言论上,他们不像是作为普通观众,观影后几句话说出来也是‘好看’、‘不好看’、‘还不错’……之类,一些简单的话。

他们更像是在工作,一边等待,一边讨论着。

“确实,拍得很真实,而且他们有些镜头和特效,我完全摸不懂到底是怎么完成的,越看越惊悚,他们的摄影师跟特效团队应该都很厉害。”

“就像是黄火土的女儿被枪指着,结果开枪之后子弹被弹开的那一幕,他们甚至还特意做了慢镜头。”

“看情况应该是用的空包弹,可是空包弹在这么近距离之下,危险性也是很高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就单纯只看一遍,我是看不出特效痕迹的。”

“而且我有个朋友是个专业的摄影师,当初山村老尸上热搜的那个帖子,就是他女朋友发的,而拉片分析是他做的,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有点神经兮兮的,老怀疑这个世界上其实有鬼的。”

“这部双瞳虽然从剧情而言,没有卢导演前两部作品那么让人难忘,不过这更多还是剧本的问题,在创作质量上,他和他的团队还是一如既往的认真。”

“从这部片子来看,卢正义就算不走恐怖片这条路,去拍其他类型的片子也是走得通的,甚至于,他可能做得更好、赚得更多,真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类型……”

坐在最后排角落里的一小撮人,是专业影评人。

他们小声讨论着片子的风格、质量,时不时还记录着些什么。

他们的言谈比起一些普通的观众会更专业一些,从分镜、运镜,从服化道、从剧本……

这些人就是吃这一碗饭的,趁着一些大火的片子上映,第一时间进行观看,之后写文案、做视频、聊片子的质量……这些就是他们赚取流量,再通过流量变现赚钱的方法。

在不涉及利益的情况下,他们的眼光还是挺挑剔的。

像是以前,山村老尸做宣传推广的时候,卢正义还通过光影的关系链,联系了他们之中的一两个商谈过合作。

当时开的价格还不低,想要透过他们的视频、影评去做一个推广,以获得更大的曝光量,让票房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