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非洲创业实录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一章 底气(2 / 3)

作品:《非洲创业实录

东非却兵分三路,沿着德拉肯斯山脉迅速把整個德兰士瓦共和国分成三部分,而且东非还有骑兵部队能迅速支援各个战场,对山地作战也颇为熟稔,分明就是蓄谋已久,所以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覆灭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上次德兰士瓦共和国和东非的战争的情况,小比勒陀利乌斯至今历历在目。

当时的德兰士瓦人可以说被东非打的找不着东西南北,比勒陀利亚直接失去和各个地区的联络,最后困守孤城,被东非击破,当时自己狼狈出逃,所以小比勒陀利乌斯对东非是最痛恨的。

而为了应对东非的威胁,德兰士瓦人可以说是充分吸收了上一次战争的教训。

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拖住东非人的行军速度,且不能和东非人进行野战,而且必须有重火力支援。

比勒陀利亚之所以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布尔人缺乏反制东非火炮的手段。

当初东非的部队火力可以说在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只有开普敦,纳塔尔和马普托三地的驻军可以相比。

“还有,一定要严密监视东非人的渡口,当年在林波波河一带,我们就疏忽了渡口的重要性,乃至于东非轻而易举的登陆林波波河南岸,所以这次不能重蹈覆辙,尤其是夜间,多布置探照灯来,让敌人无法趁着夜色摸过费特河。”

布尔人在费特河南岸建设的防线,自然也在东非的监视之内,可以说是在东非的见证下一步步建设起来的,中间奥兰治自由邦内战时期,受到过影响,但是损失不大,主要是当初奥兰治人手里缺乏重武器,所以只能任由德兰士瓦人和英国联军攻破防线。

当然,这也和奥兰治人的抵抗意识薄弱有关,虽然德兰士瓦人不厚道,但终究是同一民族,上层打的你死我活,并不妨碍下层转换阵营。

实际上奥兰治人之所以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底层奥兰治人向德兰士瓦政府投降,尤其是奥兰治人联军显颓势之后,每天逃兵数量都在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