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念界瞬移,天道警示(1 / 1)

作品:《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

炼化了古妖九犼后,韩易决定将自己几门触及七阶的仙术,硬肝至七阶。这几门仙术,包括宙光念界仙术,包括剑界,包括胎化易形。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宙光念界仙术。韩易有一种感觉,这门仙术如果突破至七阶,发生蜕变,必定能够让他惊喜。甚至,凭借这门仙术,就算是面对巅峰仙君,他敌不过,也能逃走。打不赢,但跑得赢,这也是天大的保命优势。行宫中。韩易以仙力摹拟宙光念界仙术,六阶的仙术,对他来说,施展起来,并不费力,刹那间,于模拟之中,他便跨越了漫长的距离。随着他推演模拟,无数感悟涌现,这些感悟虽少,但量变演进,必将成为质变。而且。韩易自从消化完太乙仙劫所获,境界上彻底迈入太乙境,对仙术的领悟,再不像当初金仙时贫瘠。没错。从仙君的角度看,当初韩易以金仙之境,突破七阶御剑,实在是太过不可思议。也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在金仙便拥有斩杀普通仙君的逆天实力。而如今。六阶仙术突破至七阶,有境界保证,又有面板促进感悟,时间上,大大出乎韩易预料之中。仅仅用了六年。他便跨过六阶至七阶的门槛,将宙光念界仙术,带入新的层次。面板中。一门崭新的仙术呈现显示。【念界挪移仙术(七阶1/100)】。看清这一门仙术时,韩易也知道了这门仙术的奥妙之处,他脸上涌现一抹不可置信的神色。“嘶,竟然是真正的,接近瞬移的仙术,这,这……”狂喜,震惊,这两种情绪瞬间涌入心上,让他气息都一时动荡起来。他的气息震荡,直接影响到了整座天夔山的仙灵之气。天夔山内。距离不远的几座道场,数位仙君惊疑,飞出修行的仙殿,看向天夔山。“是韩易选定的道席之地,天夔山。”“不是说他已经稳固境界了吗,如今这般气息变动,难道是他又有突破?”“应该是又有突破,这等天赋,真是可怕。”数位仙君猜测,叹息。天夔山顶,仙易殿内。韩易逐渐冷静下来。“虽然只是挪移,并非真正的瞬移。”“但也已经无比接近道术了。”韩易如今已是知晓,虽然仙术强大,但都是在法则,道则之内运行,不可能超脱这一切。身法类仙术同样需遵循时空法则和道则。在时空法则内,仙术并不存在瞬移一说。而在时空道则中,最强大的道术,则是瞬移道术,一念之间,跨越无尽空间。这样的道术,根据韩易了解,至少需要道祖境,才能撬动时空道则,完成瞬移。但此刻韩易面板显示的这一门七阶仙术,其‘挪移’含义,已是接近和瞬移同一个意思,只不过移动的距离,远没有瞬移道术那般遥远。具体有多远,还需测验过才知晓。不过,当这一门七阶仙术施展时,只要不是道阵,韩易都可穿透,直接从阵法中挪移出来。另外。如遇到袭杀,他也可以一念之间,脱离危险之地,逃遁离开,以这七阶仙术赶路,那速度,绝对远超其他七阶仙术,至于八阶仙术,韩易没见识过,不好做比较。想到这里,他内心一动,想要尝试施展自己掌握的这第二门七阶仙术。他走出仙易殿,念头一动,身形消失在原地。这种消失,不是因为速度快,而让外界无法捕捉到踪迹,而是存在直接被抹去。接着。在天夔山之外,跨越了两座道场,永劫领高空,韩易骤然出现,其周围时空在一瞬间,有了一道不同寻常的波动。这道波动,仙君以下的仙人,无法察觉,就算是仙君,也只有巅峰级仙君,才能察觉得到。韩易转身看向天夔山方向,脸上绽放一抹笑意。下一刹那。他的身体又消失在原地,出现在仙坊宫上空。接着,又再消失……十息之后。韩易重新回到天夔山顶,这十息,他整整绕着岁烛仙庭移动了一圈,按照他的测算,除开瞬移的特殊效果,靠这一仙术,全力以赴之下,他的速度,已是比巅峰仙君丝毫不弱。回到仙易殿,韩易花了数息,才将内心的激动慢慢平复下来。“也即是说,就算是遇到像魔猿大圣这等巅峰妖君,打不过,我还能跑掉。”“如果是像上次那等传送仙阵,如察觉不对,我可挪移离开,不被困住。”“这门仙术,果然是大惊喜。”“而且,随着这门仙术突破至八阶,乃至九阶,其挪移的距离也会变得更远,到时候,一念之间,跨越大罗仙界,也有可能实现。”“如果有道引,将这门仙术衍化成道术,便可实现真正的瞬移。”修行宫殿内,韩易对这门仙术未来的遐想颇多。他将目光转向面板中另外一门仙术。剑界。剑界这门仙术,来源于玉衡界,原本只是一门半仙术,但在面板的作用下,已是蜕变了多轮,如今这门剑界,已臻至六阶巅峰。有念界挪移七阶仙术在前,韩易很期待剑界突破至七阶后,出现的神异之处。修行仙殿内,他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剑界中,在仙力模拟中,渐渐将这门仙术,朝着七阶仙术,坚定的靠近。但就在某一瞬间。韩易突有所感,从修行中回过神来,脸色微微一变,飞出仙殿,看向高空。他感应到。无穷高远的穹顶之上,道则在裂变,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他并不知道。但他猜测,绝对不是小事情,因为在玄藏宫中,仙界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对应的变化。此刻。普通金仙都无法发现仙界的道则变化异常,只有仙君,才能感知到,才能知晓,仙界的天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韩易并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以他的修为,也只能模糊感应到天道变化,并不知道因何而起。在岁烛仙庭,和韩易一样有感应的,还有数十位仙君,几位仙尊。甚至,就连在仙庭内神秘之地修行的万劫道祖,都睁开眼睛,先是疑惑看向高空,当感悟到天道变化后,脸色猛地一变。而在岁烛之外,大罗仙界的众仙庭,罗天,皇庭,凌霄,纯阳,东皇,其他道场的仙君以上强大仙人,也都被惊动了。在大罗之外,其他八座仙界,仙君以上的存在,同样有感应。这一次天道变化,竟是辐射九界之广,换句话说,有关乎整个极古大世界的大事,即将或者正在发生。岁烛仙庭,天夔山上空,一道声音在韩易脑海中响起,声音是万劫道祖的声音,他正在召集仙庭内众仙君和仙尊,至岁烛山议事。韩易应下后,立刻往岁烛山飞去,一路上,他并没有施展七阶念界挪移仙术,而只是以普通的仙君速度飞遁。到了岁烛山之下,他念头一动,勾连岁烛殿内的道席,空间变化,他便已经站在青色蒲团之前,这青色蒲团,正是当时岁烛道祖让韩易选位置后,以他的一缕意识衍生出来的。岁烛殿内,此刻已有了不少仙君,见到韩易,很多目光闪烁。韩易同投来目光的众仙君触碰了视线,点头致意,接着缓缓坐下。说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前来岁烛殿参加仙君以上的仙人会议。这样的仙君仙尊会议,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因其所在位置,乃是岁烛殿,故名岁烛席会。不过,岁烛席会并不是固定时间开启,而是只有大事发生,才会召开席会。而在近两千年的时间内,因为发生了诸多大事情,比如大罗仙庭分裂,煌焱道庭建立,祭道者出现,东皇入侵,远征智界,混沌邪神降临等,所以开启了多次岁烛席会。突然。韩易见到一位熟悉的仙君,这仙君出现在他不远处,正是有一段时间没见过的新晋仙君,金鸣仙君。金鸣仙君感应到韩易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侧过头来,看向韩易,脸色一喜,却又微微一变,转而冷漠,接着,他便重新转了过去。韩易见状,眉头微微一挑。金鸣仙君的反应,在韩易感觉中,太过不对劲。前一瞬的脸色一喜,才是正常的表现,但又瞬间转为冷漠,冷漠之中,其眼神视韩易为陌生人,这般变化转变,实在是太过突然。两人的关系,算是极好,不应该是这等近乎漠视的态度才对。韩易突然想起当初渡太乙仙君劫时,金鸣仙君并没有赶来,那时候他只是念头闪过,觉得金鸣仙君应该有事耽误,才没来得及赶至。可此刻回想,随后他回归仙庭,稳固修为后出关,回到青蜀山,又申请天夔山建立修行之地,这一系列事情经过的时间,可不短,但其中却不见金鸣道人前来寻他。这,可是和金鸣道人的性格严重的不符合。他突然内心涌现一丝不安,有了些不好的念头。不过。感应之中,金鸣道人的气息,并没有变化,还是和以前一样;而且身处仙庭,也不可能发生夺舍之类的荒唐之事。他将这些疑惑暂且压下,看向岁烛殿中央位置,靠近岁烛高座的一道蒲团上。蒲团之上,正是见过几次,为他护道太乙仙劫的万劫道祖。视线上移,韩易并没有看到高座山的岁烛道祖,相比岁烛道祖应该不在仙庭,甚至不在大罗仙界,才需要万劫道祖主持仙席会。他转动视线,又看到了三位仙尊,万川,鸿武,元燧。这三位仙尊,万川和鸿武乃是老牌仙尊,而元燧乃是新晋仙尊,而且元燧铸建了元燧界天,彻底稳固了仙尊之境,比原术仙尊要早一步。而他观看这一圈,发现了大多数仙君,脸色虽然凝重,但更多的是疑惑。但三位仙尊和万劫道祖,脸上的凝重,则让韩易内心不安。他重新将视线放在万劫道祖身上,只见万劫道祖看着出现的众仙君仙尊,脸色凛然,缓缓说道:“天道警示。”“这种警示,并不仅是发生在大罗,而是整个极古大世界。”“近两千年前,大罗分裂,煌焱建立,邪神降临,都不够格让天道警示,因为这些变化,只在大罗仙界,并不涉及到其他极古其他世界。”“而这一次,则不一样。”说道这里,万劫的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有仙君疑惑,询问道:“道祖,天道警示,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这仙君的疑惑,同样也是在场众仙君的疑惑。万劫道祖摇了摇头:“老实说,我也不知。”“天道运行,自有一套准则,祂的存在形式,和我等不一样。”“整个极古大世界,也许只有一位存在,才能领悟天道变化因为什么,意味着什么。”“那位存在……”“罢了,不提也罢。”“说回天道警示,这警示,按我理解,意味着大变在即。”万劫道祖顿了顿,接着说道:“因为上一次天道警示,要追溯到近百万年前,太古末期之时。”“那一次警示,发生的事情,相比你们也都知道了。”众仙君闻言,脸色大变。太古末期的事情,他们当然知道,古神灭族,极古破碎,九界诞生,这些大事件,可都是发生在那个时期。而那个时期,持续的时间,可不短,绝对是有数万年时间。难道说,这一次天道警示,也会发生相同的事情?想到这里,众仙君脸色忐忑不安,内心更是浮现阵阵心悸。在比较靠外的席位上,韩易闻言,同样脸色凛然。他猜到天道变化,一定是发生了,或者即将发生大事。但没想到,竟然这么严重。按照万劫道祖的说法,韩易推测这一次惊变,必定又是一番天翻地覆,也许,等变化结束后,别说岁烛,就连大罗仙界,都不一定存在。并且。作为一位仙君,在这样的大变面前,他的实力便显得微不足道起来。岁烛殿内,众仙在骇然之中,沉默了数息。万劫道祖见状,继续沉声道:“这种情况,尔等也不必太过惶恐。”“万劫之中,必有一线生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