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贾昌朝:郎君需要文臣内应吗?(1 / 4)

作品:《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赵时想不太明白,

他与这些老狐狸其实都还差着道行,不过,赵时倒也没有想太久,或者怕什么,只是脚步微微一顿,便自然而然的坐进了轿子里,这是一顶很朴素的轿子,抬轿子的人却很稳。

晃晃悠,

晃晃悠,

赵时几乎没有怎么难受,就到了地方,然后狄咏过来给赵时掀开轿帘,赵时下轿,抬头一看:“矾楼?”

又是矾楼?

赵时都好像看腻了。

“不是。”

旁边却有一名大概比包拯还要大一些老者,笑着摇头道:“人人皆道矾楼好,老夫却独独喜欢矾楼后面的小巷茶肆,郎君可愿随老夫委屈一下。”

赵时一怔,

倒不是没想到这个比包拯还大俩岁的人会是贾昌朝,而是,赵时没想到他竟然会主动迎出来。

就好像赵时前面所说,

宋朝文人都讲究所谓风骨,大概都存了一些用皇帝皇子刷名望的心思,所以,别说诸位相公了,就是权知开封府这个级别的中偏上臣,都几乎不可能主动邀请,并且还在外面殷勤迎接。

怕读书人说他没骨气。

但是贾昌朝,

贾昌朝虽然现在好像是图谋一个枢密使的位置而不得落魄官员,但实际上,他很早之前就已经做到了参知政事,枢密使的位置,只是因为欧阳修等人看不惯,被以欧阳修为首的数名御史,借着天降蝗灾乃是相公不作为的由头,把他给硬生生的弄了下来,但是,他依旧顶着一个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头,他依旧能被人唤一声:相公。

而一名相公,

不仅仅主动想要,甚至主动等在外面迎接自己,真是……

面皮够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