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唐极品纨绔 / 章节正文阅读

大唐极品纨绔 第九十六章 巧合还是故意(1 / 2)

作品:《大唐极品纨绔

    潼关是军城,军城实行军法,没有滋生商业的土壤。

    所以,大唐四面八方的货物,还有转运的大船,就全都聚集在了风陵渡这个水上要道的大渡口。

    站在风陵渡口,李承乾张拯一行人就算是踏入了蒲州的土地。

    蒲州属于河东道,乃是关中的东大门,关系到大唐中央所在关中地区与河东、河北邻区的密切联系。

    在大唐前期,作为“京邑所资”的河东地区。

    就其经济力量与实践功能而言,当指山西中南部的黄河流域及其支流所在的蒲、晋、绛、汾诸州。

    其中,蒲州的特殊重要性还在于,它是黄河以北尤其是河东道与河北道租税物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

    所以,蒲州的重要性对于整个大唐而已,自然不用多说。

    待将士们缓和了一下坐船留下的后遗症。

    李承乾便下令继续赶路。

    蒲州虽然重要,也是属于河东道境内,却不是他和张拯此行的目的地。

    既然度过了黄河,那径直前往晋阳才是正理。

    李承乾继续坐马车,张拯依旧选择骑马伴驾。

    在风陵渡口补充了一些清水,队伍便继续启程。

    照李承乾说的,不入晋阳不进城。

    所以将士们想要修整,只能加快赶路的速度。

    出了风陵渡,道路就没有在关中时好走了。

    即便是官道,也不再像关中那般平整宽阔。

    马车在坑坑洼洼的官道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可想而知,坐在马车里的李承乾是何等的颠簸。

    张拯忍不住为自己的机智决定点了个赞。

    出了风陵渡之后,常言就消失了一会儿。

    不过常言对于全军将士而言,只不过是一个阉人而已。

    包括李承乾,也不会去在意常言的行踪,只需要自己需要他时,常言能出现在身边就行。

    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张拯。

    张拯自潼关之时就一直在留意着常言。

    在船上说的那些话,一半是说给李承乾听。

    另一半,也是说给常言听的。

    没一会儿,消失的常言又回到了李承乾的马车旁,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

    张拯也不点破他,有常言这么个人在队伍里,对张拯来说,好处大于坏处。

    张拯可以想象得到,用不了多久,自己在船上说的那些话。

    包括出京以来的一举一动,都会一字不漏的摆在李世民的案头。

    而这,也是张拯的目的之一。

    张拯才不信,以李世民那种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东西都搂进怀里的性格,会对张拯的这些话无动于衷。

    哪怕这些都是假的,是两个小孩子的玩笑之语。

    让李世民去探探路也好,虽然未必有用。

    至少能为将来李承乾打一点基础。

    ……

    在马车中颠簸了半个时辰的李承乾,最终还是妥协了。

    一匹枣红色的高头骏马,就是李承乾的坐骑。

    两人骑马走在队伍中间,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没营养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