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薛宝钗扶小皇帝,忠顺王杀卢俊义(1 / 3)

作品:《红楼之鲁智深在荣国府

「大行皇帝遗命中并未提及过太后,依我之见,不如请太后去大明宫荣养。」

乾清宫中,六位辅政大臣聚齐,皆穿丧服,见吴用侃侃而谈。

皇帝停灵至此,不满十岁的皇长子已经请来,正被薛氏带领着在里边哭棺。

乐善郡王抹了泪,叹道:「这事…到底急不来。」

既为辅政大臣,上面有个太后、以后的太皇太后挂着,终究叫人不自在。

都是人老成精的人,这事不只吴用一个人想过。

只不过都中尚且没有安稳,这时着急罢了太后,恐怕会引得口舌,所以乐善郡王才有这说法。

吴用听明了乐善郡王的意思,颔首道:「那便稍缓。」

这时里面皇长子哭完了,一面抽泣,一面由薛氏牵着往外来。

「贵妃娘娘,殿下,望请节哀。」

众臣公纷纷起身拜见。

皇家的事也纷乱,皇长子不被太后带着,而是皇商人家出身的薛氏妃嫔带着。几位辅政大臣想起方才的话,越发的觉得送水太后荣养那事不错。

薛宝钗牵着皇长子登上朱陛,龙椅边上伍荃指挥人抬了凳来,薛宝钗再按着皇长子坐下。

「皇子年幼,愚妇无知,皆哀思过甚,不知如何处置。幸得大行皇帝遗旨众辅政大臣在,有赖诸公操持,无远弗届。再请万不可以小事争执,耽误大行皇帝身后。」

这是为吴用提前揭露皇帝驾崩一事张目,众大臣闻言再是叩首。

到底已经入宫,把持了皇城,吴用那事众臣虽说暗恨,却也只得先放置,先以大局为重。

老宗正出首道:「已敲响钟鼓,传诏群臣祭奠。大行皇帝遗旨,请殿下即日登基,当先行宗庙,翌日再于太和宫中,受百官朝见。」

薛宝钗道:「有劳宗正施为,不知其中可有缓急之处?」

老宗正道:「登基非一日之事,先于宗庙即天子位,明早再行太和宫中,正是名正言顺。」

薛宝钗就怕夜长梦多,毕竟前几任皇帝继位,没一个算得上是安稳的。

但既然宗正这样坚持,不留痕迹看了看贾琏那边,见也没反对,薛宝钗只好点头。

皇城已经戒严,只开午门一路,让百官入内祭奠大行皇帝。

待得午后黄昏,入皇城来的官员便渐少。

老宗正这时已经写好祭文,又叫人捧了玉玺,当即领皇长子往宗庙那边去。

百官在后,换上吉服随行。

时至入夜,拜祭了先皇牌位,老宗正念了即位的圣旨,再呈献玉玺给懵懂将睡的皇长子。

如此,已经算是登基。

了结大事出来,薛宝钗接住新皇,往乾清宫地方去了。

老宗正寻上贾琏,道:「夜间唯恐生事,旁人又难全信,请荣国公与我一趟,叫顺贞门外的京营士卒入内听命。」

贾琏讶然一阵,反应过来,道:「这事先皇曾嘱咐过,俺这便和老大人一齐去!」

老宗正满意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