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朝野(1 / 2)

作品:《红楼之鲁智深在荣国府

「终究是分了家,不比先前,话也不能好生去说起。」

贾政在家中书房坐而长叹。

朝廷已经出了消息,圈禁求和使,再发兵械钱粮去西海沿子,要边军务必剪除外患,保边疆百年安宁。

贾政私下劝不动贾琏,朝廷之上更是万万偏离不得半点,如之奈何,对不起这幅士子心肠,不过是回家叹气罢了。

有幕僚詹光劝慰道:「尚书与国公爷的叔侄骨肉之情,是谁都论比不上的,眼下朝中诸公已有决议,尚书还是宽心些。待紧守方寸,便能不觉困惑。」

其余幕僚连连附和,如今老爷贾政做了尚书,烈火出真金,走了些人,留下的人也做不得清客,多少要学着些分忧的事,空谈的时候少了。

贾政沉吟半响,拭去眼角老泪,颔首道:「诸位说的也对,庙堂之上不如少去干涉,眼下乐善王府正主持都中时疫防护之事,论起来与工部不无干系,我当尽心做好这事,攒些德行。如此,就算一日身陨,也好去面见老荣公、老太君。」

末尾这话大可不必,一干幕僚正待要劝,却被外头来人的传话打断。

「老爷,乐善郡王带着家中世子来了,说是为了那日说定的议亲事。」

屋内静默片刻,旋即喧嚣不能定。

贾政讶然走出来,道:「快领路去见!」

虽然已经说好,但这不过才两三天,乐善王府来得也太快了。

眼下可是连都中时疫都未见好转。

不多时,两边已见了面。

不等贾政下礼,乐善郡王扶住手,笑道:「老大人莫怪我来得急,连日问了太医院,说这番时疫等闲难消。小王在外主持,不定那一日就有了不测,不如尽快定了亲,全了我家里里外外的心事也好。」

乐善王府世子也上前来,躬身见礼,果然是一副世家公子的个傥模样。

这位先是对贾政口称「世伯」,复对父亲乐善郡王说道:「老爷这话如何能当着世伯之面?儿子才学不就,面容丑陋,若是不入世伯之眼,传出去,岂不是坏了三姑娘的名声?」

贾政道:「难为如此有心,快且入内去坐。」

乐善王府世子道:「言辞不清,岂敢入内?该先请中人见证,请世伯免去心忧,在下便是求娶不成,即回去专心筹备下一科举业,不敢坏世伯家中声名半点。」

说着,这人朝四方各自作辑一礼。

边上贾家下人见状,一时都不知如何是好。

那乐善郡王面上亦是恍惚,只不待他发怒,贾政已经是欢喜满意,颔首笑道:「毕竟只是两府家事,天气渐有炎热,请王爷、世子往东边凉亭里说话。」

当下,几人欣然而往。

待了半日,王夫人也出来见了客,两边都欢喜,便即时定了亲事。

六月初二姑娘迎春要出格,到时候这边也忙,便选在五月底的时候,叫乐善王府来下聘礼。

时值入夜,乐善王府两位才是告辞离去。

周身欢声笑语一片,唯独来陪客的贾宝玉好不容易送走了人,终于不必回说,细细品味了,心中五内摧伤,少不得感叹难止。

嫁人这事依他来看,未必是喜事。

十数年的兄妹相处,到头来是躲不过的离别。等花桥抬出去,再回来时,三妹妹探春定然是另一番相处的模样。

天下当真是无不变的人。

若他是执笔写书的人,遇见这一段,定要略过去亦或是投笔不写,才稍稍可以忍耐。

贾政送了乐善郡王,回头过来,见宝玉是这般面上愁苦模样,如何见得惯,自然又是训斥一顿不提。

……

都中光景过得极快,倏忽间,已经到了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