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1 / 1)

作品:《白月光成了首辅夫人(穿书)

姐姐真是过分呢。

姐姐真过分。

姐姐今天又过分了!

这就是七皇子妃那位侧妃最喜欢说的话,那位侧妃哪里是傻乎乎地人呢。她就是觉得七皇子妃不是总喜欢说什么曾经的山盟海誓么,不是喜欢表现得那么与众不同吗?

那么她就表现得简单一点啊,来啊,谁怕谁啊。

李侧妃在七皇子妃的面前就喜欢这么跟七皇子说,就算到了宫里,李侧妃也是这么在淑妃面前说七皇子妃的。看谁恶心到谁,她怕啥啊,她爷爷是户部尚书,七皇子想要拉拢的对象,不怕。

她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七皇子有意皇位呢。不管七皇子对皇位是否有意,对方就不能得罪她的爷爷。

南阳侯府那边,倒是好得罪一些,谁让南阳侯府那边就是空有侯府之名,却没有高一点的实职呢。

到了宫里,七皇子妃见李侧妃还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她就恨。

“您瞧瞧她,就她这样,要是让孩子瞧了去,学坏了该怎么办啊。”七皇子妃想着淑妃那么看重孙子孙女,一定会说李侧妃的吧。

“她是侧妃,无妨的吧。”淑妃道,“你这个当正妃的,端庄一些便好了。”

妾室嘛,当然就是妩媚多姿一点,言语也可以不用那么在意。只不过李侧妃长得确实有点像球,真的很胖。

淑妃不后悔,户部尚书手里有很大的权力,儿子需要这么一个势力。李侧妃胖就胖一点,一个侧妃而已,只要正妃能带得出去就成了,何况儿子又不是指能纳这么一个妾室,还能纳其他妾室,也不算是多委屈儿子。

“……”七皇子妃看出来了,淑妃就是站在李侧妃那边,根本就不管她这个正妃如何。

七皇子妃和李侧妃的事情传出了七皇子府,那些皇子见到七皇子,忍不住要调侃几句。

“七弟果然乐于助人,着实善心。”

“娶妻娶贤,这纳妾也纳贤,她们必定能成为七弟的贤内助。”

“七哥,你到底是喜欢胖美人,还是细腰美人啊?”

……

七皇子一点都不想听到这些兄弟说这些话,他们分明就是在嘲笑他,讽刺他为了拉拢户部尚书而纳李侧妃。

朝堂上,户部尚书被皇帝批了。户部尚书李大人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当即就想皇帝是不是不希望他跟七皇子走近,这才如此批他的呢?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跟李大人说了几句话,话里话外就是他年纪大了,也该享享儿孙福。

李大人哪里想告老还乡,当然还是想继续当这个户部尚书。可他孙女已经嫁进七皇子府,这是一件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他就只能少跟七皇子走近了。

于是李大人就让他夫人给李侧妃递消息,两家寻常往来就够了,没有必要太走近。即便如此,李大人也是把七皇子当成一条路,没有明着走近,可以暗着走近。

皇帝哪里可能不知道李家打的主意呢,他没有那么好忽悠。皇帝多多少少还是冷了李尚书,没有跟过去那般重用这个户部尚书。

当皇帝去太后那边,便说到了一些事情。

“儿臣的年纪大了。”皇帝不禁这么道,“那些皇子都迫不及待地拉拢朝臣,结党营私了。”

“难免的。”太后看着棋盘上的棋子,“不说那些皇子,就是后宫的妃嫔也是如此。当初先帝还活着,未立太子的时候,那些妃嫔一个个都站队了,你当后宫的人就一直养养花种种草啊。哪里是啊,一个个也想着先帝百年之后该怎么办,什么爱啊情的,都烟消云散了。”

“哦?”皇帝听到这话,不禁想到他的后宫。

“先帝的后宫,有多少年轻貌美的女子。进宫早的想着没什么宠了,以后该怎么办。进宫晚的想再生皇子,自己的儿子也不大可能成为皇帝,以后该怎么办。”太后道,“为了以后,就得谋划。这小小的一个后宫,几十个人,也是有分阵营的。”

太后不去说朝堂的事情,就说后宫。

“先帝是痴情,痴情的人不是那些妃嫔,也不是哀家。”太后道,“可我们这些人都得活着啊,不想着以后,等先帝为我们考虑吗?不可能的,先帝宠过我们,却不是爱,不曾深情过,哪里会为我们打算那么多。必要时刻,我们随时都可能被牺牲。”

皇帝心想自己的后宫妃嫔是不是也那么想,太后跟他说了实话,他不觉得有假,这才是最为真实的。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太后为了他,也去拉拢其他妃嫔。

“母后,为难你了。”皇帝如此想。

“倒不是多为难。”太后道,“为了亲生骨肉,该的。皇帝啊,知道哀家为什么不多亲近那些皇孙吗?你的皇子吗?想想你那些皇兄皇弟,终究是舍不得。”

太后舍不得看到那些皇孙受伤,见不得他们受罪。倒不如不多看,那么他们日后是被贬了,还是被伤了,那么她就没有那么伤心。

别看现在太子很稳,谁又能知道以后的事情呢,还是得看皇帝如何想的。

“太子很好。”皇帝知道太后不是为太子说话,可他还是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盛明轩跟四皇子走得比较近,四皇子又是太子党,皇帝一直都很宠着盛明轩,那是他和心上人的儿子,也算是他最心爱的儿子。盛明轩不喜欢皇位,要想未来的皇帝不伤到盛明轩,那就只能是太子或者是四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