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剥削好莱坞198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九章 东西方哲学的差别(2 / 3)

作品:《剥削好莱坞1980

大贺是很精明的管理者,他的问题,主要是他对阿美利加艺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思维实在是无法理解,而公司内部的明白人也未必会畅所欲言。喜多川推荐了罗纳德,他就想来试试看这位好莱坞出名的喜欢东方文化的导演的想法,有什么启发。

“所以,你在哲学上的挑战,究竟是什么呢?”罗纳德听到是聊聊哲学这种高深的问题,也放心下来。反正自己也懂点东方思维,和对方聊聊哲学,糊弄两下还是可以的。

“哎,我们索尼唱片想收购你们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我们三次出价,已经感觉做到了仁至义尽,都被哥伦比亚的高层拒绝,我实在是不明白伱们……的思维方式。所以这次想要请教……”

大贺典雄实在是苦恼的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边。

原来索尼和哥伦比亚唱片合作历史很长,早在六十年代就成立了东瀛的合资公司。1982年更是在阿美利加投资数千万美元,成立了合资的新式CD唱片工厂。

在1986年,一位经营度假村发家的企业家劳伦斯·特休取得了哥伦比亚集团的控股权,他打算出售旗下的唱片公司。

哥伦比亚唱片的总裁,沃尔特·叶特尼科夫得知消息以后,马上建议合作伙伴索尼公司吃下这个优质资产。

索尼的会长盛田昭夫,和社长大贺典雄都很兴奋,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进入阿美利加市场的机会。马上委托阿美利加分工厂的副董事长舒尔霍夫,全权和哥伦比亚谈判。

1986年11月,索尼第一次向哥伦比亚提出收购邀约。特休给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开出了亿美元的价格。

盛田和大贺确认了这一价格,虽然很贵,但是值得。同时索尼的舒尔霍夫与哥伦比亚唱片的叶特尼科夫达成协议,保证收购后唱片公司的管理层不发生严重变化。更重要的是,录制中的音乐作品不会有问题(那时候最重要的当然是MJ的新专辑)。

但是哥伦比亚艾尔董事长劳伦斯·特休传来了坏消息:董事会否决这项建议。特别是副董事长帕莱,强烈反对放弃唱片业务,而且说服董事会否决了这项提议。

九个月以后的八七年夏天,特休第二次提出了收购动议,这次的收购价格,比第一次几乎涨了60%,达到了20亿美元。盛田昭夫和大贺典雄,几乎没有犹豫的答应了新价格。主要原因,是那时候的日元正在快速升值。

但是反对派哥伦比亚集团公司的副董事长帕莱,还是纠集了一批犹太裔高管,投票反对新的出价。他们在索尼的态度里发现了问题,想再敲敲竹杠。

第二次收购失败以后,事情在美国股市崩盘的“黑色星期一”以后,又一次出现了转机。这次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对哥伦比亚的前景产生了严重动摇。

股灾以后的第二天,特休告诉舒尔霍夫,如果索尼仍然对唱片公司感兴趣,他保证董事会会同意,但是价格仍维持20亿美元。

舒尔霍夫第三次向东京请示。很显然,盛田昭夫没有为价格问题所困扰,他对舒尔霍夫说:“如果它上个月值20亿美元,那它就还值20亿美元。”

就这样的优厚条件,除了东瀛企业家以外,就没有人会答应了。其他国家的企业,绝对会乘火打劫试图压价。这比交易对哥伦比亚上市公司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没想到哥伦比亚董事会内部,在股灾的影响有所恢复以后,又开始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些董事会成员,又想要串联起来再次否决索尼的邀约。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盛田昭夫会长,不趁着股灾的时候压价呢?”罗纳德听完这段神奇的收购经历,也觉得索尼简直太好说话了。

“我们东瀛的资本,想要进入阿美利加,收购一家历史悠久的唱片公司,不是那么容易的。”大贺典雄说了原因。战败国的企业,赚了钱来收购战胜国的企业,这在民众心理上是一个不容易过去的坎。有了股灾的机会,对民众心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说服理由——“这次是战败国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而已”。

盛田和大贺想得最多的,就是抓紧时间拿下再说。

“而且我们东瀛企业的管理文化,和阿美利加非常不同”,大贺又讲了维持出价的第二个原因。在战后麦克阿瑟占领期间,美军翻译了一大堆法律,强加给东瀛政府。

劳动法就是里面最典型的一个法律,在修改以后,基本上企业不能开除员工了。所以一旦雇佣了一个员工,就要养他到退休。

“我们公司的年轻人,总是以二十年以后的发展,来看现在的公司决策。这是我们公司能够进步的重要原因。相对于二十年里,哥伦比亚唱片可以给索尼带来的好处,这点溢价算不了什么。”大贺总结到。